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关注我们: 加微博 加微信

微信扫一扫

风格切换

搜索

【盱眙传奇】之四:远古此地是火山

[复制链接]
admin 发表于 2022-12-1 09:07: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江苏淮安
admin
2022-12-1 09:07:33 501543 0 看全部
上集:盱眙传奇之三:冰川遗存高悬石地形地貌是大自然的杰作,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下,地形地貌变得无奇不有,令人惊叹。在盱眙山区,许多让您想不到的奇山怪石都可能被您发现。这里和大家讲一讲盱眙山区火山地貌情况。
盱眙西南山区具有典型的火山喷发地貌,并形成三种比较典型的地貌特征:一是短暂性喷发形成的火山石地貌,山体为玄武岩,山体高耸,山腰陡峻,山顶宽平,大面积山体连绵。山体表面覆盖有大量不规则圆形火山石,这些火山石大的有几十上百吨,小的只有拳头、西瓜、足球大小,其中有的巨大火山石被喷发强立推举、冰川活动搬移运动,成为“孤石”“悬石”,这在铁山寺、龙山、水冲港地区相当普遍。在全县这种“悬石”还有多处,其中河桥镇龙泉后山的“古来石”则更加神奇,更加具有特色(“古来石”将另文介绍)。
【盱眙传奇】之四:远古此地是火山5452 作者:admin 帖子ID:298532
大陡山的巨大悬石达数十吨重另一种是间隙性喷发形成的火山岩浆覆盖形火山石地貌,山体形制与上书相似,但山体表面的岩石出现“多层叠加”的形式,出现“层状火山岩”,且大部分地区与上述的山石分布出现“重叠”与“混杂”,尤其是部分岩石气泡出现“奇异”现象,如“神秘泪痕”“乳钉状凸起”“岩层层叠”等现象,这在铁山寺的石顶山等地区常有出现。
【盱眙传奇】之四:远古此地是火山7078 作者:admin 帖子ID:298532
大陡山的层叠状片状火山岩还有一种是突发性喷发形成的火山锥地貌,突发性的强烈喷发导致山体“揭顶”,火山岩浆从山顶直接喷涌而出,并“拥挤”山体抬升,而炽热的岩浆从山顶“薄弱处”突破口涌出,“漫及”而去。待喷发结束后,火山便开始“静默”,山顶喷发处的火山口形成凹形区域,从而形成四周高中间低的特殊的“火山锥”地貌。其区域内的土壤呈现红色,山体呈现明显的下凹。如女山(玉环山)就是最为典型的火山锥地貌。在铁山寺的石顶子山上,也是火山口的痕迹,但是没有女山火山锥的特征明显。
【盱眙传奇】之四:远古此地是火山1940 作者:admin 帖子ID:298532
石顶子山的火山口遗迹在漫漫悠远的地球形成史上,历经震旦(10亿年前)、寒武(6亿年前)、奥陶(5亿年前)、侏罗(2亿年前)等纪十数亿年沧海桑田的变迁,至白垩纪(1亿多年前)亚洲大陆开始形成。又在第三纪古新世(7000万年前)开始的“喜马拉雅运动”中,中国形成了西高东低的地势形态,在古代先民并不懂得地震、火山爆发、地壳变动、大陆板块运动等现代科学知识的时候,这种现象被赋予神话的色彩,在《山海经》里就认为是“共工怒撞不周山”而造成,说是“”盱眙西南山区地壳也隆起成为大别山余脉。古人谓之曰“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随之,地壳出现了大面积的差异性垂直升降,在盱眙地区,则形成了“女山——花果山——古城的断陷带”。第四纪(300万年前)以来,“女山——古城断陷带”的断裂继承性活动仍然继续延续,在女山、小燕窝、大陡山、石顶山等地的火山出现频繁的间歇性裂隙式火山喷发,并伴随强烈的断裂和岩浆活动,形成火山喷出岩——玄武岩层的蔓延、层叠和堆积,留下许多地质奇观。随后,又在漫长的交替性冰川期的作用下,玄武岩岩流受到侵蚀切割,地壳也逐步趋于稳定,并形成了盱眙西南山区现在“顶平坡陡的低山与平缓宽阔的谷地相互交错”的地质地貌。在纵横百里的盱嘉山区中,群山逶迤,一望无际,山谷交错,气象万千。盱境大部分山头的高程都在海拔150~200米,其中在盱眙龙山与明光涝口交界的团山南岭(老虎山)海拔231米,是全县的制高点。在这里,到处都分布着玄武岩、火山岩,这些火山岩石有大有小、各式各样,岩石的表面和内部都带有小孔,如:圆形火山石、巨型火山石;还有许多千奇百怪、奇形怪状的火山石,有的上面还留有奇怪的印痕,难得一见、堪称奇观,如:薄片层状结构火山石、表面乳钉状凸起火山岩,火山石上的神秘泪痕,火山石上的奇异爪印,还有巨大的飞来悬石等等。
【盱眙传奇】之四:远古此地是火山4479 作者:admin 帖子ID:298532
小燕窝火山遗迹卫星地图由于小燕窝、大陡山、石顶山等地的火山属于裂隙式火山喷发,故而没有女山(玉环山)那样明显的“火山锥”形成,而是呈现较为平坦的山顶,或在山顶呈现较浅的凹陷。“小燕窝”属天泉湖镇凤山村,位于龙山轿顶山南5公里、天泉湖天泉小镇西南8公里处,在山顶有一个南北长约100米、东西宽约80米、深度约1~2米的低凹处,应为火山遗迹。暂取名“小燕窝火山”。而大陡山山顶基本是一片平地,可能是火山口为较厚土层覆盖所至。石顶子山顶的凹坑也不十分明显,但凹坑边缘的切割处层次较为明显,土壤亦呈红色。说到最为典型的火山口地貌,不得不说女山火山锥。女山古属盱眙县旧县镇,这里在宋代时还是属于盱眙军(郡)的招信县,后废县并入盱眙,1932年“盱嘉分治”时将盱眙分为盱眙、嘉山两个县。1946年将此地划归嘉山。今为安徽省明光市女山湖镇所辖。女山叫“玉环山”。清光绪《盱眙县志稿》卷二“山川”载:“玉环山,治西八十里,一曰女山。《寰宇记》山在招信县西二十里,状如玉环,形势回旋。”《乾隆志》:“玉环山,在唐兴乡。其山西有赤坂,《乾隆志》坂在女山之西,土色俱赤。”
【盱眙传奇】之四:远古此地是火山2674 作者:admin 帖子ID:298532
(远古火山遗迹女山典型的火山锥地貌)
【盱眙传奇】之四:远古此地是火山7433 作者:admin 帖子ID:298532
女山火山锥地貌为一个略呈椭圆的环状隆起的山地,中心山顶位置下凹,四周环形山高起,南北宽1公里,东西长1.1公里,最高处海拔101.5米,中心下凹处为古火山喷发口,并在环形山东部有一“流口”,是当年火山喷发时火山岩浆流出的“出口”。女山古火山口地质地貌遗迹大约形成于150万年前,其喷发物的各种流动构造非常明显,是国内新生化玄武岩喷发中最具代表性的地区之一,有着极高的美学和研究价值。从空中鸟瞰女山,恰似一只玉环浮于水面,故又称“玉环山”,山中拥有大小景点20余处,湖光山色,自然环境优美,人文景观丰富。这是世界上保存最为完整的古火山口之一,据说在中国仅存两处,一处在东北黑龙江黑河市的五大连池黑龙山,另一处便在安徽省明光市的女山湖镇玉环山。
【盱眙传奇】之四:远古此地是火山5961 作者:admin 帖子ID:298532
冬雪覆盖的火山锥地貌——女山地质公园2004年,女山被安徽省国土资源厅批准为首批省级“女山古火山地质公园”。新辟的女山地质公园面积7.8平方公里,占地1900亩,平均海拔50米左右,最高海拔101.5米。这里自然环境优美、人文景观丰富,园内有仙人洞、珍珠泉、龙躺沟、无蚊处、观火山口等景点,素有“三村环抱一分水,四月葱笼万亩田”之美誉,同时女山地质公园又是探索地球内部知识、普及与增长地貌学知识和旅游、休闲的理想场所。朋友,您对盱眙古代地质有兴趣吗?是不是想来一个穿越时空的旅行,去领略一下史前时代那些又去的故事呢?(2019年2月)
【盱眙传奇】之四:远古此地是火山7063 作者:admin 帖子ID:298532
马培荣,1952年出生,江苏盱眙人,高级经济师,高级程序员,IEM国际高级企业经管管理师,江苏省突出贡献专家,首批333工程培养对象,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曾任多家刊物编委,先后获得国家部委等科技奖励29项(次),发表论文160多篇,出版科技专著10多部。2012年退休后致力文学创作,是“人不在诗坛之中,名不在文人之列”的史研业余爱好者,已出版诗集《诗意空间》(8部),长篇小说《都梁史演义》(上下册)、以及《马培荣散文集》《盱眙书览》《穆店史话》《画说盱眙》《盱城老北头》《都梁稿汇》(5册)《盱眙百名优秀退役军人》《盱眙军地骄子》《盱眙简史》《盱眙杏林史集》《盱眙革命老区发展史》等数十种图书,现为盱眙县历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学术委员会主任,县新四军历史研究会顾问,盱眙县全民阅读促进会会长。
请把这篇文章转给所有人看到


-THE END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您可能感兴趣
    魂断泗州城
    第一幕 水陆都会 01 应水而生,因水而盛。两条飘带的交结处,打一个扣,便是泗州城。一条飘带,是碧波潺潺的淮河;另一条飘带,是官船来往的汴河。淮渎东流,纬豫皖山川,苏鲁之邦,承古徐遗风,滋淮夷富硕。汴水南去,经隋唐盛况,元清之淤,漕运天华,商
    房屋、车库售卖
    1、房东因外地购房急出此房,产权清晰无任何纠纷,到价即可签,随时过户,配合贷款,实地看房! 2、房东在楼下有一处26平方车库急需出售,装修齐全,拎包即住、价格面议!
    洪武花苑一期多层2楼三室两厅一卫112.22平
    1、房东因外地购房急出此房,产权清晰无任何纠纷,到价即可签,随时过户,配合贷款,实地看房! 2、房东在楼下有一处26平方车库急需出售,装修齐全,拎包即住、价格面议!
    【文化】米芾与盱眙第一山
    米芾与盱眙第一山马培荣过去我们一直以为,米芾因于宋哲宗绍圣四年(1097年)“赴任涟水途经盱眙”,第一次经此,赋《都梁十景诗》,题“第一山”碑,故而把叫了千百年的“南山”“都梁山”改名“第一山”。这可能是一个误会,因为根据史料,早在绍圣四年之
    甘泉山钩陈 作者:钟海平
    甘泉山钩陈 作者:钟海平 今盱眙官滩镇西侧,沿淮诸峰中有一既古老而又年轻的山峰,名叫甘泉山。说其古老是因此山是善道邑座山,信史已达两千五百八十九年;说其年轻则因该山得名甘泉是近年的事情,历史仅有百年。南京博物院尹焕章先生的考古报告认定,甘泉山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查看:501543 | 回复:0

您的满意,就是我们的目标,认真负责,开拓进取,一起成功!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
发展历程
联系我们
本站站务
友情链接
新手指南
内容审核
商家合作
广告合作
商家入驻
新闻合作

手机APP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电话:13174001741(微信同号) 地址:江苏省盱眙县国贸中心 邮箱:26744640@qq.com ICP备案号: ( 苏ICP备2021029509号-1 )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